【訪談專欄‧學思歷程】系列之七:阿銘師的習醫及行醫經驗談 — 黃獻銘醫師

--

採訪/撰稿: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 LOME 王琮崴、王令儀

黃獻銘醫師畢業於中國醫藥大學中醫系甲組,具有中西醫雙執照,現為鍼還中醫診所的院長,行醫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透過「鍼」灸治療讓患者的身體「還」原到最原初的狀態,顧名「鍼還」。另外,黃醫師還身兼Youtuber,以專業人士的觀點及立場,將正確的中醫知識傳遞給大眾。

人生的十字路口 — 選擇擔任中醫師的契機

有一次黃醫師在急診室值班時,遇到一位30多歲的男性,幾乎是用爬的進去急診室,他是一位單親爸爸,長年飽受椎間盤突出之苦,醫師都建議要住院開刀治療,但他卻為了要撐起家中的經濟,而遲遲不敢去動手術,而是在痛到受不了時,才跑到急診室打止痛針。

考量到若持續這樣下去,可能導致這位患者的病況惡化,最終導致失能的危機,黃醫師最後決定在取得病人同意後,操作當時接觸到專門處理椎間盤突出的結構治療療法,神奇的是,做完之後,那位患者下床之後就不痛了。雖然黃醫師心裡很清楚,那位患者並不會因為這一次的治療就完全康復,但他卻因為這個經驗開始思考自己做中醫或許能創造出不同價值,加上中醫當中的針傷科較接近自己當時較有興趣的外科,也較符合自己的個性,因而選擇投身於中醫。

鍼還中醫 — 什麼樣的環境能發揮百分百的醫術?

黃醫師認為健保模式下的中醫有其侷限性,中醫師在進行醫療決策時會受限於時間、成本等因素。在中國大陸的幾年間,黃醫師看到中國大陸較新、較自由的醫療環境,若能有實際的功效或長期的效果,也會有較高的收費,有刺激成長的動力。黃醫師感受到強烈的衝擊後,開始反思如果自己以健保和大環境作為藉口,無法全心全意治療患者,就是堵上了自己的可能性。因此黃醫師選擇不要為自己找藉口,不論是需要找好的醫師、品質佳的藥物,或是需要自費、需要學習醫療以外的能力,只要是為了實現理想中的治療,黃醫師都會盡力去達成,提供患者充分的就醫時間與空間,打造能讓自己發揮百分之百醫術的環境。

要達成以上條件,勢必需要很大的自主權以及自費,因此黃醫師創立了鍼環,並嘗試在其他診所不太常見的模式,想做出以往被認為很辛苦、很難生存的模式,讓學弟妹了解若想不依靠健保做出理想中的治療,卻沒有舞台可以施展手腳時,該如何幫自己尋找和打造舞台,以及過程中需要什麼除了醫術以外的能力,醫師想累積這方面的經驗並提供給大家,讓學弟妹們不要因健保或大環境扼殺了自己的舞台。

斜槓中醫師 — 擔任Youtuber沒有想像中容易!

現今網路發達,民眾每天都會接收到五花八門的資訊,但是這些資訊或多或少都可能有些錯誤,對沒有相關知識背景的一般民眾來說,實在是很難分辨真偽,看到的資訊也未必適合自己。因此,黃醫師認為需要有專業人士站出來表達自己立場和觀點,然而,擔任醫學型youtuber卻沒有想像中容易,必須具備足夠的勇氣,但是站在患者的立場,自己如果多花一些時間為患者做有意義的事情,這就是值得的。

另外,在過程中,黃醫師也遇到許多困難。例如:剛開始,自己認為很有意義的影片民眾普遍都不買單,使黃醫師受到很大的挫折。然而自己覺得大眾可能興致缺缺的主題,卻受到廣大迴響,使他了解自己想的和民眾想要的其實存在一段很大的落差。即便醫師最不缺的就是知識,但如何將這些知識做成民眾看得懂且願意看的內容,才是一道困難的課題。黃醫師也藉由擔任youtuber過程中,藉由不斷和社會互動,填補自己想像的落差,幫助自己更了解民眾的想法。

醫療以外的價值 — 比醫術更重要的事

很多醫學背景畢業的學生或許都會覺得自己畢業後只能做醫療,但是黃醫師分享他在進入臨床之後發現:改變病人最大的關鍵,往往不是醫者為他們做的醫療行為,而是願意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醫師說的某些話,患者也願意聽,這些比任何強大醫術都重要很多。

診間經驗 — 解開心結,症狀竟能大幅改善?!

現今已有許多相關實驗證實心理因素會影響生理層面的相關問題,如:核心肌群失能、疼痛等等狀況。黃醫師分享,自己曾經在診間遇過一位疼痛的病患,和病患聊天的過程中,黃醫師引導病患說出自己的心結 — 多年前父親病逝,因為自己不在身邊而感到自責。然而,依據醫師的經驗,病患解開心結後,症狀理應有改善,而這位病患的病情卻不見太大的起色,因此黃醫師認為背後應當還有真正的原因,更深入詢問下去才發現其實病患真正在意的,是在自己的父親臨終時,對看見父親骨瘦如柴的身軀而害怕擁抱他的自己感到愧疚,在病患說出這個真正的原因後,那位患者的肌力果然漸漸回復,症狀也明顯改善。這個經驗使黃醫師體悟,人類冠於用謊言欺騙自己,讓自己心裡好過一點,然而卻會在身體的其他組織上,產生情緒及意識的代償作用,導致某部位的失能。可見心理層面也是看診時不可遺漏的評估因素之一。

面對質疑 — 不被「不信任」否定自身的價值

黃醫師分享,自己遇到質疑中醫的患者時,會告訴病患:「我其實也不太相信中醫,我相信的是實證醫學,因為醫學本來就不是信仰,不需要完全相信中醫或西醫,重要的是什麼能幫助到患者。」若是說完這番話後,患者仍不願意相信中醫師,就可以告訴病人其實不一定要來找自己看診,選擇患者自己信任的醫師才是最重要的。說出這樣的話雖然不容易,但是絕對不要輕易將患者信不信任自己,和自己本身的價值畫上等號,而造成負面壓力。為信任自己的患者採取自己覺得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才是身為醫師的責任。

另外,千萬不要認為中藥和其他中醫療法需要花很長時間才會有效,如果遇到中藥、針灸或結構治療的效果很慢,一定有哪裡做錯或需要改進,應該要尋找新的方法。

醫術養成 — 「知」和「識」有什麼差別?

「氣功對於中醫診療有幫助嗎?」相信這個問題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而黃醫師認為:不管是氣功還是其他傳統武術,其實都只是一種工具,更重要的是如何從這些體驗,更了解人體的運作。

黃醫師解釋:雖然平時我們都說知識,但其實「知」和「識」是存有差異的。「知」,就是knowledge,是接收到之後,能夠理解然後背起來的資訊。而「識」比較類似experience,而氣功及武術就是一種知,因為每個人對於身體模式及運作的理解都不盡相同,是一種很難用言語表達出來的體驗,只能盡可能地將識轉換成知,讓其他人也能有同樣的識。中醫不管是內科還是結構治療,識都比知還重要。

因此,練武術對於中醫是有幫助的,但並不是非武術不考,舉凡識可以對身體運作有更深刻理解的工具都是很好的方法,如:聲樂、健身、舞蹈都是有人採用,讓自己更認識人體運作的方式。但是若沒有抱持覺察的心態,可能運動及其他興趣就終歸是運動與興趣本身,不見得會影響中醫。

診所轉型 — 疫情竟也是改革的助力

雖然疫情讓患者來診量下降,但反而讓黃醫師在開業後的忙碌時期有機會能停下來重整自己的健康與生活,並幫助診所進行嘗試與改革。當有了團隊與組織後,平時要進行改革不是件容易的事,而黃醫師認為危機就是轉機,此次的疫情提供了理由與動力推動改革,因此嘗試了許多新的模式。與其坐以待斃,成為疫情的受害者,不如利用這次疫情,做出當下最負責任的決定。

結語

訪談的尾聲,黃醫師建議大家在學時不要把所有時間都投注在唸書或跟診。因為專業知識的磨練,不急著在學校完成,這時所做的許多努力,效率通常不高,大多數人往往都是在畢業後,才明確地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及適合的是什麼。因此,應該趁現在多學習與人的相處之道,以及多花一些時間去體驗生活、認識自己,和自己對話,當越了解自己跟了解別人時,未來的中醫之路會走得越好。

學習醫術固然不簡單,但其實也沒有想像中那麼難,比醫術更困難的,往往是怎麼做人、怎麼和人相處,以及怎麼跟自己對話。希望大家在醫師養成的漫漫長路中,都能更了解自己,並在未來選擇自己真正喜歡的方向大放異彩。最後,再次感謝黃醫師和我們分享這麼多寶貴的經驗及自己深刻的體悟。

--

--

醬料生MedStudents

大家好,我們是醫科生,因為看太快常被誤認成醬料生。 此專頁的小編們由歷任台灣醫學生聯合會【醫學教育部】部長擔任,分享各種與醬料生有關的大小事。更多消息請關注臉書粉絲專頁【醬料生MedStudents】